首  页 杂志概况 购表指南 杂志订阅 书籍与光碟 精彩文集 拍卖信息 联系我们
Search

Seiko Ananta Automatic Double-Retrograde

刀锋

去年巴塞尔钟表展上,精工表Seiko推出了第一款同步进军全球市场的产品,名为Ananta,有永无止境之意。我们对其中带有双重逆跳显示的自动上链型号进行测试,并深入Seiko钟表制造中心现场验证了这款表的性能。

文: Martina Richter,本刊编辑部       图: Zuckerfabrik Fotodesign/Seiko/Richter

Ananta系列的成功推出开启了Seiko历史新篇章”,Seiko钟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hinji Hattori在公司总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道。他一边以自豪的目光从办公室中打量这座位于东京的19层Seavans大厦,一边补充道:“Ananta这个系列唯有Seiko可以制造,它是由Spring Drive技术与高品质机械机芯的计时器组合而成。无与伦比的Ananta系列充分体现出Seiko在钟表业各个领域的卓越能力。Ananta亦能彰显出日本首屈一指的钟表制造商长期以来遵循的传统。”
目前,该系列包括三款机械表和两款Spring Drive型号。安装Caliber 5R86机芯的Spring Drive计时表是其中的主打型号,售价5,500欧元。Spring Drive GMT型号搭载5R66机芯,售价为3,700欧元。Automatic Chronograph自动计时表属于机械表系列,装配原始机芯8R28,售价2,700欧元。售价为1,800欧元的Automatic Multifunction多功能款装载全新机芯Caliber 6R21。此外,我们的测试表款Automatic Double Retrograde同样采用全新机芯6R24,售价2,000欧元。
该表款采用的逆跳显示包括位于5点钟与7点钟位置之间的140度大面积扇形日历显示区域,以及位于1点钟与4点钟位置之间的135度扇形星期显示,位于对面7点钟与11点钟位置之间的扇形动力储备显示。表盘上动力储备显示区域中凸起的部分借鉴了典型的日本武士刀造型,这种延续了数世纪之久的造刀工艺也正是设计Ananta表款的灵感源泉。
当产品研发团队开展工作时,Seiko并没有为设计团队规定一个固定的切入点,用以传递“全球认可的高度发展的手工技艺”这一概念。团队获得许可后,广泛利用现有创意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他们可以自由地在所有领域、沿着各种方向寻求设计灵感。为了顺利地通过第一款全球同步发行的Seiko表款将日本传统传遍全球,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入历史,最终找到了满意的武士刀的创意。第一把武士刀的制造要追溯到八百多年以前。
日本刀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向一侧弯曲的刀刃,是通过特殊锻造与硬化技术打造而成。除此之外,制刀所采用的金属材料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极为锋利的武士刀通常至少由两种精钢混合而成,经过反复折叠捶打之后才能塑造成型。武士刀的锻造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并需结合高超的手工制造技艺,尤其是锻造与抛光技术。
通过精确设计与高超手工技艺打造的弯曲线条、光亮抛光与锋锐棱边,均是对这款Ananta腕表的最好诠释。除了表盘上宽阔的动力储备显示,表壳的侧翼也同样呈现出武士刀典型的弧形构造。当然,棱边不能像刀刃那么锋利,但其加工极其类似:借助特殊抛光技术赋予表壳边侧引人注目的表面光泽。平滑如镜的抛物线抛光通过所谓的三阶段“刀刃”加工得以完成,这种抛光技术的实现同时也赋予了腕表几分神秘。神秘的并不是表壳沿着旋转打磨圆盘移动的过程,而是打磨圆盘的材料及特质较为奇特,Seiko Epson的专业人员也一直小心谨慎地守护着这个秘密。Shiojiri是个位于日本中部的小城,距离Nagano地区不远,坐落在此的Seiko工厂便是Ananta特制表壳、金属表带以及表盘的诞生地。表盘的加工,包括移印、钻石切割、手工镶嵌点钟标度以及指针的安装,均凝聚了Seiko诸多技术。除此之外,Spring Drive型号的装配工作同样在Shiojiri完成。
机械表款与之不同,均来自Morioka全集成化工厂,该厂位于日本本州岛北部地区,负责机械表部件制造,包括擒纵组件、摆轮、上链装置以及机芯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合成、安装与调试工作。可惜的是,一些宝石轴承和擒纵叉基板通过采购获得。本文测试表款同样出自Morioka。
让我们回到表壳这一话题上来。表壳舒展的弧形设计通过独特结构得以实现:表底盖及表耳利用整块金属材料加工而成。采用弧形设计的另一个出发点,在于使这款表能够舒适地接触手腕。表带接口与皮质表带顶端完美契合,贴合表带轻微向内侧弯曲,因此,表带结构一方面借鉴并延续了表壳的弧形造型,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佩戴舒适性。表带所搭配的按压式折叠搭扣,佩戴感出色,尽显高品质加工工艺。不论是搭扣上经过亚光或抛光处理的部分,还是或直或弯的线条均是弯刀风格的延续。边侧的按键具备双重功能,不仅能够控制搭扣开关,而且还可固定表带尾端,无疑是一项充满智慧、功能卓著并且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人们在拆卸表底盖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表的整个下半部分,包括表带接口一同卸下。接着,便可参考雕刻其上的一些文字,了解到这个经过加工的表壳坯件产自设立在中国的Seiko Time公司,Shiojiri地区的Seiko Epson公司仅负责完成精密修饰工序。该坯件做工精良,与表壳整体加工一样无可指摘。制造一块Ananta表壳须在CNC设备上经历35个加工步骤,所有器械设备均由Seiko独立研发制造。亚光表中部用于固定Caliber 6R24机芯,上部固定带有防反光蓝宝石表镜的抛光表圈,由六颗螺丝固定的表底盖同样集成了一枚蓝宝石表镜。
武士刀这一主题通过饰有楔形纹理的表冠续写篇章,同样也在各个不同位置彰显主题,比如表壳中间部分的弧线。凭借雕刻凹槽与圆锥形结构,能够很好地把握表冠,并便于操作,利用基础位置为表上链,中间位置可实现日历与周历的迅速转换,最外侧位置则用于调校时间。此外,该表还具备秒停机构,从而降低了精确时间调校的难度。
除了动力储备显示的轮廓,表盘上带有经过抛光处理的指针与时标同样体现出武士刀制造所需的精湛技艺。12枚经过手工镶饰的纯净时标,双侧均用钻石打磨抛光,表层带有装饰亚光条纹。它们与动力储备显示的棱边以及位于表盘各个层面上的各式装饰纹理一同散发出光芒。在饰有精密的分钟、秒钟刻度以及十二个荧光圆点的凸缘下,表盘的最高层面通过环形纹理将时标紧密联系。为了更好地显示动力储备,还为该显示区边缘嵌入了附加金属片,而日历与周历显示则干净利落地压印于环形装饰纹理上。在周历显示中,每一天都由三个英文缩写字母标记,除了周日为红色,其他的均为黑色。在日历显示中,奇数日历以数字与细长线条显示,偶数则以稍短的线条表示。然而,为了看清微小的抛光指针指示的日历,还是需要非常仔细地观察才行。与此不同的是,周历显示一目了然。此外,反映上链松紧状态的动力储备显示同样便于轻松读取。
用于显示小时与分钟的指针均填充有荧光物质,与标注在凸缘上的荧光圆点一起在黑暗中显示时间,而中央秒针则沉浸在夜色之中。这三枚指针看上去足够长,但与表盘上缜密程度相比略显失衡。关于这点,Seiko的工作人员应该思考出更加出色的解决办法。逆跳日历指针在午夜时分实现精确跳转,从31号至1号跨越140度扇形区域回归起始位置的动作精准无误。用于周历显示的指针,显示动作分为两个部分。在距午夜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该指针便会向前移动半个小时,当午夜过去一个半小时后,该指针才完全跳至下一天的位置。仅有从周日跳至周一的时候,指针动作才可一次到位,在午夜过后的一个小时完成。各种显示的背后蕴含着各式转换技术。日历转换便是借助极具创造性的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得以实现。此外,该表还结合了另一项尖端技术,能够将用于组成机芯的零部件打造得更加微小纤细、精准无误。在Caliber 6R24机芯中,凭借这种技术实现了用作逆跳日历显示的特制齿轮,即以阶梯状蜗轮方式实现了日历指针从31日至起始位置的精准回跳。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使得无需较大内在空间便可实现附加功能的设想成为可能。在其他型号的Ananta机芯中,此项特殊技术同样用于制造其他部件,例如擒纵部件和发条盒。在机芯Caliber 6R24中,目前仅有日历齿轮凝聚了这种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这枚自动上链机芯共由224个零部件构成,其中大部分零件与之前提到的一样,由Seiko自主制造,包括基板、夹板桥、连杆、齿轮以及名为SPRON的发条与摆轮游丝。SPRON是一种由Seiko自主研发并不断细化的新型材料,比如Spring Drive Caliber机芯相比“普通”机械机芯来说,对于游丝品质就有更多要求。
Caliber 6R24机芯中的发条使用的便是SPRON 510材料,该材料是一种含有碳、镍、铬、铁以及其他成分的合金。当然,这些成分也同样会以不同比例结合在用于制造摆轮游丝的SPRON 200材料中。SPRON材料凭借极高的弹性、高度机械负载下的高度耐久性、借助微量材料抗疲劳的超长使用时间、极高的耐热性以及抗腐蚀性能尽显卓越。这些材料根据希望达到的动力储备时间与摆轮频率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使动力在机芯上找到平衡点。因此,厂商为Spring Drive特制机芯的发条与摆轮游丝分别研制出SPRON 530和SPRON 610两种材料。总的说来,SPRON材料特别适用于快速摆动的机芯。Seiko为成功研制这种新型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已经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同样,“魔术杠杆上链系统”长久以来也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极高的实用性。这种叉齿是由目前已86岁高龄的Tsuneya Nakamura发明,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并借助极为简易的离合联轴节机构出色地胜任工作。“魔术杠杆上链系统”作为双向上链系统,提高了自动上链的效率。人们在这里同样可以发现创新的武士刀艺术,因为暗色调镂空转子借鉴了武士手套的设计。
最后同样重要的一点,这枚机械机芯整体上吸收了打造武士刀时必须的精准,因为还有什么能够比塑造机械机芯的精准性更重要的?
Caliber 6R24机芯通过测试运行值以证明精准性。在上满链的情况下,电子测试仪测得的结果为平均走快1.2秒。24小时后,运行值减慢,变为-1.4秒。测得每天平均的运行值为-0.5秒。在持续上满链的情况下,腕表在手腕上每天走快情况不足1秒。这样的运行值远远超出了厂商为其制定的运行值标准。Seiko为每天产生的运行值偏差所制定的范围为-4秒至+5秒,同时在六个位置进行调节,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测试程序,以证明该表能以出色的成绩通过测试。本刊的测评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出的运行值达到了标准,因为腕表在不同位置的运行值得到了不同的调校——有时向正方向、有时则向负方向。因此,尽管表款拥有出色的每天平均运行值,但运行值之间的偏差却部分地超出了天文台标准允许的范围。Ananta腕表在佩戴测试方面的表现则另当别论,其出色的运行值令人折服。
自上世纪中期开始,Seiko在机械钟表制造方面通过不懈努力达到的高超造诣便得到证明。Seiko是世界上第一家为其1969年问世的棘柱轮计时机芯配备垂直离合系统的制造商,换句话说,Seiko在当时便具备了以最高分数通过瑞士天文台检测的能力。从此之后,Seiko在机械钟表制造领域的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制造出先进的、复杂的机芯产品。此外,出色的9S机芯系列,可惜目前仅能在日本市场上Grand Seiko以及其他一些型号中找到。因此,人们可能对Seiko在机械钟表制造领域的惊人能力所知甚少。经过漫长的等待,如今的Seiko正通过Ananta走向世界,初次上演就大获成功。正如Shinji Hattori所说的,人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Grand Seiko也会成功登陆国际舞台。                                     


本文节选自《Chronos手表》2010年第2期p98-103,阅读全文请参阅杂志。

 
 
 
 
 
Watchstars
IWC Ingenieur Automatic Mission Earth
下期预告
Breguet Type XXII
Piaget Polo FortyFive Chronograph
Seiko Ananta Automatic Double-Retrograde
下期预告
   往期回顾
2011-2
·
·
·
·
·
  点击阅读更多>
2010-6
·
·
·
·
·
  点击阅读更多>
2011-1
·
·
·
·
·
  点击阅读更多>
2010-4
·
·
·
·
·
  点击阅读更多>
2010-5
·
·
·
·
·
  点击阅读更多>
 
Email:info@chronos-china.cn
     © Copyright UHREN Chrono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538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