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Polo!
在这个传奇腕表系列面市30周年之后,Piaget——这家瑞士自主制造商推出了全新一代的Polo。新的外观、新颖的材质,由自主生产的880P计时机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始终忠实于原创的独特设计风格。
文: Martina Richter,本刊编辑部 图: Zuckerfabrik Fotodesign
Polo的特别之处,一方面在于部件细节的精致完美,比如表壳、表带与搭扣;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加工上的巧妙对比,包括亚光表面与抛光边缘、微拱与流线型的对比。三十年前,Piaget设计出Polo系列,这些高密度的黄金腕表佩戴舒适,同时又不失得体大方之美。于是,Polo成就了一段传奇。
2001年,Piaget在原有系列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赋予表盘更大的指针与日历显示。五年之后,又为该系列配备了自动上链机芯800P。2007年时,它们首次搭载上由Piaget Manufacture de haute Horlogerie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的计时机芯800P,并有玫瑰金与白金两款可供选择。在2009年周年志庆之际,Piaget首次运用钛作为表壳材料,赋予腕表时尚的运动气息。同时,原有系列独具特色的设计被复制保留。新式表壳的直径增加至45毫米,不仅以此来迎合时代精神,而且与Polo马球比赛的平均长度吻合。表壳实现了与表带之间的无缝过渡,中间部分与表圈均向表带接口方向弯曲。这些部件在背面由多颗螺丝与表壳及橡胶表带固定在一起,这样的结构保证了每个部件的稳定性,同时人们也会认为,表壳与表带是一个整体。
被称作Godron(棱纹式样)的装饰会加深人们的视觉印象。构成这种装饰的凸状不锈钢部件,同时也是联系表带与表壳之间的桥梁。在两侧的过渡部分均能找到经过抛光的装饰条,此外,它们还作为橡胶表带上的附加部件,通过螺丝与经过亚光处理的钛制表圈集成在一起。表圈也不是经典的圆形,而是沿着表壳中部向天然橡胶表带方向延展。表圈在表耳间继续延伸,最后形成能够与手腕完美契合的椭圈手镯形。顺便说一下搭扣,该表采用双重折叠式钛制搭扣,通过螺丝与橡胶表带的尾端固定在一起。在搭扣中,表带尾端可以移动几毫米,从而实现对固定长度的轻微调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一旦橡胶表带根据手腕周长切割定型后,就不可再延长了。佩戴者可以通过两侧的按键轻松舒适地开启搭扣。
位于表壳上部的所有部件都呈现拱形效果,而由七颗螺丝固定的蓝宝石玻璃底盖十分平整。透过玻璃,人们可以领略Piaget自主推出的第一款计时机芯的魅力。铭刻的文字与企业徽章在带有PVD涂层的深灰色转子上清晰地突显出来,此外,还标注出机芯编号——880P。进一步观察,在一个夹板表桥下发现六柱棘轮,通过与垂直离合联轴节的结合,共同控制计时装置。“普通的”计时组合了总长30分钟的飞返计时功能。除此之外,还有大日历与两地时间显示。尽管功能众多,但880P机芯的厚度仅为5.6毫米,直径为26.8毫米。让我们比较一下ETA/Valjoux 7750的厚度为7.9毫米,直径为30.0毫米。由此可以见自主制造商Piaget在计时机芯领域依然保持超薄机芯的大师级地位。早在1957年,Piaget便推出厚度仅为2毫米的超薄手动上链机芯9P。三年之后又推出了2.3毫米厚的12P,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上链机芯,并被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久之后,通过继续开发这款机芯,成功推出厚度仅为2.15毫米的430P,438P与450P等机芯型号,并首先应用在Altiplano系列中。
让我们回到880P这一主题。在计时功能的状态下,两个发条盒和大型螺丝摆轮共同为机芯长达52小时的动力储备时间提供保障。电子测试仪测出以下走时性能:除了在表冠向上位置,Polo FortyFive在所有位置均会走快,每天的平均运行值为+2.9秒。在上满发条的状态下,这一数值会增加为+3.4秒;经过24小时的运行之后,数值比平均运行值略小,为+2.4秒。在计时功能开启的状态下,平均每天的运行值也会减慢至+2.2秒。这也绝对没问题,因为平均值始终是那样出色。摆幅在上满发条与24小时之后的偏差约有40度,至少在上满发条的状态下,垂直位置的摆幅还是相当高的。如果开启计时功能,摆幅就会下降大约15度。总而言之,运行性能相对出色。可惜的是,将腕表佩戴在手腕上再进行测试,运行就不那么精准了。在这个状态下,腕表平均每天走快8秒到9秒,最大甚至达到两位数。在实际测试中,通过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开启计时功能的状态下,腕表走时会出现变慢的现象。在整个测试期间,平均每天走快大约7秒。
计时功能显示以表盘中心为起点,延伸到3点钟位置。表盘中央的精美红色计时秒针设计经典。通过亚光银色背景的映衬,人们可以将其清晰识别出来。3点钟位置用于安置计时分钟显示,最大为30分钟,该表款没有计时小时显示。9点钟位置被设计用于第二时区的24小时循环显示。人们通过位于表壳左侧10点钟位置的按键来调整第二时区时间。在视觉上,辅助表盘通过两个无烟煤色半圆形部件突出显示。环绕这些部件的文字用于说明各自的功用,其中的一个标有第二时区字样,另一个则显示该腕表拥有的飞返功能。为了将计时功能飞速归零并重新开始计时,就需要使用位于4点钟位置的按钮,和普通计时表的零位回复功能一样,只是由同一个按钮操控更多功能,需要明显地用力按压。2点钟位置的方形微小按键可控制计时功能的启动与停止。
这样的设计绝不会对热爱运动的绅士们有丝毫影响。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旋转钛质表冠。表冠上锯齿状凹槽借鉴带有Godron(棱纹式样)的装饰表圈的设计,高低起伏、抛光与亚光交替,十分便于把握。将表冠拉拔到第一格可为机芯上链,第二格用于日历转换(顺时针方向),将其拉拔至第三格调校时间。此外,借助机芯上的秒停装置可以使腕表调校精确到秒。
小秒钟显示位于表盘的6点钟位置,小表盘的直径与其他两个辅助表盘一样。但小秒钟显示却退居二线,因为没有半圆形文字铭牌。小秒钟显示功能拥有非常出色的易读性。在短小而宽阔的计时秒针尾端下方,小巧并带有两个反射面的王子剑型指针在不停游走。如果人们想要将时间设定精确到秒,这样的设计或多或少会带来不便。因此,只有将计时功能提前运动几秒,使计时秒针尾端转移,完整暴露出小秒钟显示盘,方可实现精确设定时间。与之相对的是位于12点位置下面狭长的扇形日历显示窗口。一共可以显示三个数字,利用位于窗口中部的红色箭头指示当前日期。日历显示非常精确地在午夜转化。如果在此时(黑夜中)去观察表盘,会发现小时、分钟指针、四个长条形小时刻度以及六个荧光点闪闪发光,借助反射,就连辅助表盘上王子剑型指针的形状也清晰可见。
通过观察细心观察蓝宝石玻璃表镜的整体效果,我们会发现该表镜在6点钟与12点钟位置间呈现拱形形状,这样做能够保证腕表优雅大方并能保证其高达100米(10巴)的防水性能。明暗相间的表盘面,亚光背景,饰有同心圆雕刻纹的辅助表盘以及Polo典型的闪光指针,所有的这些设计均赋予腕表强烈的时尚运动气息,令人沉醉。

本文节选自《Chronos手表》2010年第1期p78-81,阅读全文请参阅杂志。 |